www.aabbgg77.net 棋牌游戏(www.zjhuajian.com/)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行业新闻 > 全讯网新2:透支健康换低薪,藏在中国制衣厂里的秘密

全讯网新2:透支健康换低薪,藏在中国制衣厂里的秘密

发布时间:2017-08-30 19:00:44内容来源: 点击:

2012年,德国第三大城市:汉堡。

德国NDR电视台的纪录片团队在KIK商场里,发现一种只卖9.9欧元的牛仔裤(约合78元人民币),生产国是:中国。

 

 

对此,他们很好奇:究竟用什么原材料?用什么样的工人?在什么样的工厂里?竟然能生产出这么便宜的牛仔裤?

 

为此,他们走访德国最古老的牛仔裤品牌。该品牌负责人说: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两小时手工制作。如果在德国生产,售价应该是800到1000欧元,谁会买这么贵的牛仔裤?好多年前,我们的工厂就从德国搬到了孟加拉、巴基斯坦,以及中国。

 

根据这条9.9美元牛仔裤的线索,他们在KIK公司的系统里,追溯到了这条牛仔裤的来源:中国广州兴泰制衣厂。

 

于是,NDR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登上飞往中国的班机,奔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龙潭村附近的兴泰制衣厂。

 

兴泰制衣厂的老板,是一个名叫强纳森·李的香港人。

李老板说:没错,这条裤子是我们生产的。当时KIK的出价让我很难受,用3欧元(约合23元人民币)的成本生产出一条裤子,真的很难。我们得想尽一切办法在各个环节中省钱…

 

 

这么低的价格,为什么要接受呢?因为KIK下一次订单就是三万条,这样的大客户,李老板很难拒绝。兴泰制衣厂85%的订单,来自KIK和另一间德国廉价卖场Woolworth…

李老板说:争取一个好价钱,真是太难了。有些价格真是低进地狱了!

 

 

3欧元的一条牛仔裤,工人能拿到多少钱呢?在这3欧元里,要扣除布料、丝线、水洗的费用,再减去工厂的各项硬成本,再减去李老板的利润…已经所剩无几。

 

兴泰制衣厂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,平均每天加班3小时,周六正常上班。固定工资加上加班工资,再加上计件工资,每月能拿到2000多块人民币。

采购方却认为这个工资水平,有点过高了,他说:这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平均工资水平,低于这个薪水就找不到工人。而且,工厂还要承担每年10%的工资涨幅…

如果西方消费者只愿花9.9欧元买一条牛仔裤,那中国制衣厂的工人就只能接受这样的收入。

 

 

李老板还带着NDR电视台,去参观了一间洗衣厂,这里是专门制作“怀旧风格”牛仔裤的地方。

为了把牛仔裤做“旧”,工人用砂纸打磨,涂抹各种化学药剂,NDR电视台甚至还发现工人在使用被明令禁止的“喷砂工艺”…工人们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,满足了消费者的怀旧审美。

 

 

 

广州新塘,被称为“牛仔裤首都”,每年有2.6亿条牛仔裤在这里被生产出来。

一位“线人”带着NDR电视台,潜入新塘一间不欢迎记者的牛仔裤工厂。这里弥漫着浓重的化学药剂的气味,臭气熏天,污水横流…

 

从农村来的陈林,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。他的工作是做牛仔裤右边的后裤兜,他老婆负责做左边的裤兜。每天工作15个小时,中午休息1个小时,晚上8点开始加班,干到11点回宿舍休息…周而复始,干了十几年。

陈林说:辛苦是辛苦,但你一旦适应了,就会变成机械式的运动,就会很熟练。

 

 

这里的很多工艺都是手工完成的,因为手工比机器更省成本。但西方的采购方却抱怨说:手工制作,所以有时候左右不对称,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对品质的控制。

在欧美又稀少又昂贵的手工工艺,在这里成了缺陷和不足,也成为西方品牌商打压价格的利器。

 

 

NDR电视台问西方的采购商,是否愿意加价,以改善这些工人的待遇。采购方回答道:即使我多付钱,也并不能得到更好的品质,工人们也不会因此而提高收入…

陈林说:物价涨得太厉害了,一斤猪肉16块,我有时候只能赚2000多,老婆赚得比我还少,感觉日子快过不下去了。

 

欧美的品牌商根本不想了解这些工人的情况,也不想了解这里环境污染的情况。他们只关心三件事情:1、低廉成本。2、产品质量。3、准时发货。

 

某服装制造工厂的工人石锋对记者说:化学用品?那就多了,多得都数不过来。

为了通过欧洲国家海关的抽检,工厂会反复漂洗,降低产品上的化学残留。工人胡兴磊说:漂洗部的工资比较高,但自从我不停咳嗽之后,就干不了了。

李老板说:这是很平常的制作工序,大家都这么做。

 

 

这里生产的牛仔裤,会以极低的价格销往欧美,摆上KIK、H&M、Woolworth…的货架。

而因此所产生的污染,则留在了中国。广州新塘附近的服装漂洗工厂的污水,大多都被直接排进了珠江…

这是德国NDR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《牛仔裤的代价》所讲述的故事。

 

英国纪录片《真正的成本》里,也讲述了很多世界时尚产业光鲜靓丽背后的秘密。

它在片首就开宗明义的说:这是一个关于服装的故事,这也是一个关于贪婪和欲望,权利与贫穷的故事。

 

近20年来,全球的服装价格持续下降。是因为原材料成本降低了吗?不是,事实上原材料成本一直在增加。那么,如果一个产业的原材料在涨价,而产品却在降价,这个产业一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这个变化就是:大幅度削减劳动力成本。

 

 

这几年,孟加拉国凭借全世界最低的劳动力成本,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,仅排在中国之后。

很多孟加拉女工的日薪只有2美元,约合13块人民币,月收入不超过400块人民币。

 

对此,美国某服装品牌高管说:我没有感到不安,那是他们的工作,不做这个他们就要去做更糟糕的工作。

 

 

 

写到这里,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从这两部纪录片里抽离出来。扪心自问,这两部纪录片里是不是有点“圣母婊”“白莲花”呢?

从表面上看,那位高管的观点很冷血很残忍,但你理性的去想她说的话,难道就没有一点道理吗?

 

比如,按照这两部纪录片的思路,把这些所谓的“血汗工厂”都关了,那片中的胡兴磊、石锋、陈林夫妇、以及孟加拉国的女工,他们会换什么工作呢?会不会更糟呢?他们会不会承受更大的苦难呢?

 

美国某电视台的评论员说:很多人认为血汗工厂是没有底线的坏工厂,但这个底线是按照美国或欧洲的标准设定的。我要告诉你们,在这些工厂上班,是当地底层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工作机会中,相对较好的选择。

 

 

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,从前有个皇帝,他听大臣说老百姓没饭吃,他说: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?

正所谓饱汉不知饿汉饥,有时候,我们的言行就像这个皇帝一样荒唐。这么看来,这两部纪录片或多或少有一些“圣母婊”的味道。

 

 

 
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“圣母婊”的观点都是错的。胡兴磊、石锋、陈林夫妇…他们或许没有很多挑选工作的机会,血汗工厂已经是相对较好的选择。

但他们的后代怎么办?他们也只能接受跟父辈一样的生活方式吗?他们会甘心接受这样的生活吗?

 

 

如果一条卖9.9欧元的牛仔裤(约合79元人民币)都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,那我们淘宝上那些三五十块的难道就没问题?出口到德国至少还有海关检查,淘宝上那些牛仔裤有人把关吗?

 

各种迹象表明,长远来看,这样的工厂,在中国是没有前途的。

纪录片《牛仔裤的代价》中,德国某品牌的老板就对记者说:现在中国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,我们准备把工厂搬到非洲去,才能保持现在亚洲这种高效率的生产。

 

而另一方面,就在前几天,广州政府宣布从今年年底到2018年2月,广州新塘将关停68家漂染洗水企业。

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,环保意识增强,最低工资提升。无论愿不愿意,中国低级制造业即将走到尽头,产业不升级将没有活路。

顶一下
(7)
50%
踩一下
(7)
5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